这些防晒霜的谣言你都知道吗?

|复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生活中您可能会听到这些说法:使用防晒霜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防晒霜会引起性早熟和肿瘤、婴幼儿也能用防晒霜……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在炎热的夏季,使用防晒霜的时候,总会有人带着各种顾虑,质疑声也此起彼伏。有人怀疑防晒霜根本不管用;有人认为一味防晒,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导致维生素D缺乏;甚至有人认为防晒霜中的化学成分会引起皮肤癌,或者导致内分泌紊乱;而傲娇的男同胞会以为黑肤色才能表现大男子气概,不要细皮嫩肉的小白脸。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这些防晒霜的谣言你都知道吗?

使用防晒霜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吗?

我们已经知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然而,紫外线暴露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对于预防皮肤癌,美国皮肤病学会认为任何剂量的紫外线暴露都不安全。

一项随访20年的前瞻性研究认为,晒太阳的确对健康很有益,完全避免晒太阳所带来的坏处等同于抽烟的危害。不过有专家建议,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周晒太阳两次,每次晒太阳5-30分钟就足以保证维生素D的合成。

也有研究证据认为,尽管在极端条件下,防晒霜的使用确实能够减少维生素D的产生,但规律的使用防晒霜很少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况且,大多数人没有使用足够量的防晒霜。事实上,仅有15%的男士和30%的女士按照指南建议使用防晒霜,几乎一半的男性从来不使用防晒霜。并不需要担心使用防晒霜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

防晒霜会引起性早熟、肿瘤和其他疾病?

这些防晒霜的谣言你都知道吗?

氧苯酮是大多数防晒霜中的主要成分,关于该物质的争议一直存在。有媒体认为氧苯酮是一种内分泌干扰剂,可导致内分泌紊乱,是防晒霜中最毒的化学成分。在给予大鼠大剂量的口服氧苯酮的实验中,引起了雌激素效应,因此推测也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紊乱,增加妇科肿瘤的风险。但其他研究认为,人们使用的防晒霜,仅仅是局部小剂量使用,根本达不到所谓的致毒剂量。同时,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也批准使用氧苯酮,认为是安全有效的防晒剂。

在氧苯酮使用的20年来,也未发现与氧苯酮有关的癌症风险。不过,氧苯酮和其他化学防晒成分一样,可以渗入皮肤与UVA起反应而发挥隔离作用。在紫外线照射时确实可能会导致肌肤光过敏,造成光敏性皮炎,出现皮肤发红、皮疹和瘙痒症状,但只要在使用前做好皮试,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婴幼儿能用防晒霜吗?

防晒霜可以防止皮肤晒伤,预防皮肤癌,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使用防晒霜。但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应避免使用防晒霜,最理想的办法是尽量不要让小婴儿在太阳下暴露。尽可能选择荫凉的地方,另外,要穿长袖衣服、戴宽沿帽子和太阳镜。保证孩子不过热,并补充足够的水分。

这些防晒霜的谣言你都知道吗?

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以在衣服无法遮盖的皮肤暴露部位,使用广谱的、防水性防晒霜,防晒指数(SpF)不低于30,具体使用方法应参考说明书。大约每2个小时需重复使用防晒霜,由于儿童的皮肤较敏感,可选择氧化锌或二氧化钛为原料的防晒霜或者儿童专用的防晒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