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白领究竟该怎么活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现如今,很多疾病已经向年轻白领们伸出了魔
手机查看

2018-08-01 10:17 阅读:1.52万

现如今,很多疾病已经向年轻白领们伸出了魔爪,关于年轻白领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那么,对于这群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究竟该怎么活呢?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对他们有以下几点忠告:

一,坚决戒烟、限酒。众所周知,吸烟绝对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对于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高、缺少睡眠的年轻白领人士,在许多国家,对烟草限制很多,有严格的法律避免烟草损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健康利益;烈性白酒对心脑血管、肝脏、神经系统、胃肠道更是贻害无穷。

二,想尽一切可能运动。现代年轻白领多数时间是花在会议室、办公室、机场等不太利于运动的场所,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健身,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向老板请假去健身房,而是要具有运动意识。例如:尽量走楼梯不坐电梯;能站着就不坐着;利用工作中的零碎时间做些伸展运动;在周末只要不加班那么压倒一切的就应该是运动。

三,要格外亲睐蔬菜、水果。人少吃些肉不会死,但是蔬菜、水果吃少了就不行。作为年轻白领,要尽可能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结构,同时这对维持身材也具有好处。

四,心平气和。年轻白领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会很大,竞争激烈、情绪压抑、心态焦虑常会袭扰白领的心理健康。其实,放下一件事有时会比拿起一件事要更难,但关键是自己心态的把握,经常的情况是:退半步,海阔天空。

五,保证足量睡眠。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比对食物、营养、药品的依赖更大,没有任何补品可以补睡眠,精力旺盛的人往往并不是通过牺牲睡眠来实现的,尤其是夜间11时至凌晨4时的睡眠,可谓“黄金睡眠时段”。用减少睡眠的方法增加工作时间相当于涸泽而渔,对身体很不划算。

六,合理安排时间。对年轻白领来讲,越忙越要合理安排时间,从看似一团乱麻、高负荷的工作中为自己找出运动的时间;找出睡觉的时间;找出吃水果、喝绿茶的时间。赢得工作,取得业绩的人,不会是疲劳轰炸、焦头烂额,而往往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七,远离垃圾食品。炸薯条(片)、咖啡伴侣、腌制肉类、膨化食品等,对人体的优点相对于不良之处,实在可以忽略,建议年轻白领酌情抛弃之。

在工作中总接触到一些年轻白领,当身体有毛病了,就后悔对工作投入太多,忽视了健康,忽视了锻炼,忽视了家庭......许诺一旦身体恢复就要调节生活、工作模式,但许多人在身体恢复后,就又把身体健康给忘了,又重复着原先的样子,总是推说工作忙、时间紧,总是让健康给时间让位。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理解好了,就可以减少些悲剧,否则,在哪里爬起来,就会在哪里跌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破解“想出来”的猝死恐惧
虽说我们是人世间的过客,从呱呱坠地,便注定将挥手而去,然而,无论是懵懂的少年,肩负重任的中年,还是到了颐养天年的老年,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留恋与不舍,因为有至真至善...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彦红

1.97万次阅读 2018-06-01

熬夜会猝死吗
熬夜会增加猝死的发生几率,尤其是会导致心肌功能异常而猝死。而除此之外,熬夜还会有很大的危害,可能会导致肠胃道问题,并让皮肤状态变差,还会引发肝脏疾病,对于女性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陈小军

1.69万次阅读 2019-01-25

猝死的前兆
猝死发病几率居高不下的一种严重疾病,但在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以下先兆性反应,比较多见的主要有胸闷发慌、心跳过缓以及突发性晕厥等,同时如果平时经常莫名的感觉疲乏无力...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陈小军

1.41万次阅读 2019-01-25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猝死的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多见的主要是不良精神因素、长期过度疲劳以及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而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类原发性疾病,...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陈小军

1.12万次阅读 2019-01-25

什么叫猝死
猝死是在我国较常发生的一个突发性死亡原因,它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者看起来很健康的正常人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死亡六小时之内。它的临床症状就是出现心跳...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44万次阅读 2020-12-25

气温骤降猝死原因
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的猝死,天气气温骤降会导致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心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在寒冷天气,...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13万次阅读 2020-12-25

什么是猝死的前兆
心脏性猝死的过程是:1、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有的出现抽搐;呼吸迅速变得不规则,呈叹息状,随之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用耳朵贴在左胸前区也听不到心跳;2、病人两眼瞳孔...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67万次阅读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