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临床表现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首先是以情绪低落为主的
手机查看

2020-12-25 17:33 阅读:1.04万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首先是以情绪低落为主的,往往愁眉苦脸,而且感受到的是情绪比较差,没有兴趣,没有乐趣,觉得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快乐的感觉,而且有时候感觉到自己反应比较迟钝。记忆力比以前明显要差,学习工作困难,而且效率明显下降,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时候会有一种活着没有意思,无用无助无能感,自我评价比较低,而且往往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自己身上,自罪自责感比较强烈。日常的睡眠质量比较差,特别是入睡困难,早醒,而且饮食质量差,严重的时候觉得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的治疗

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采取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一线药物是帕罗西汀,氟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艾斯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心理治疗在临床上可供选择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和内观疗法等等,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来进行调整,抑郁症的症状。而物理治疗在临床上可以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或者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以上各种方法进行系统而根据的病情个体化治疗等等,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抑郁症能治好吗

抑郁症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临床的研究发现抑郁症临床痊愈率达到85%以上。所以说对于抑郁症来说,通过系统全病程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如应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往往选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心理治疗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如改善不合理认知模式,重建认知体系。当然,也有可以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如电休克治疗,或者是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活到寿命极限的10个方法
最近的一些详尽的关于长寿方面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帮你把死神远远地拒之门外。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你奢望长生不死,但我们起码可以让你活得更科学,也更健康,也就是说...

湖南省肿瘤医院 胡小翠

1.21万次阅读 2018-06-25

装笑也能治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规律:装着有某种心情,模仿着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心情。有些人通常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避不见人,直到这...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69万次阅读 2018-06-22

“虎妈猫爸”的孩子容易抑郁
人们可能习惯性地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82万次阅读 2018-06-01

揭密抑郁症
凌晨三点,客厅里传来的奇怪声音让你突然惊醒,你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是小偷、老鼠还是其它什么。与此同时你的心跳加速呼吸加深,肌肉开始不自主的收缩,让你觉得肢体...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75万次阅读 2018-06-11

很多病医生也治不了
很多病医生也治不了
关于药王孙思邈,有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坐虎针龙的故事。传说孙思邈医术太神了,连老虎和龙得了病也要找他...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秀云

1.67万次阅读 2018-07-25

抑郁并非情绪的“感冒”
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网友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而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情绪状态都很好、很稳定,网友的回答显然有一定的夸大。当然,难免也会有人遇到各种各样的烦...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赵玉林

1.72万次阅读 2018-06-06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77万次阅读 2018-06-11

多吃蔬菜可以预防抑郁症
由于竞争压力的加剧,抑郁症逐渐成为人类的第三大疾病。如何预防抑郁症成了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抗抑郁好办法就是大量摄入蔬菜!英国约克大学和赫尔...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52万次阅读 2018-06-20

抑郁症怎么治疗
抑郁症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有抑郁症的人要注意积极的治疗,可以通过练太极,保持良好的心态,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改变自己,享受音乐,多参加集体活动,适...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梁红

1.92万次阅读 2018-12-11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45万次阅读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