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怎么得的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抑郁症在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生物
手机查看

2020-12-07 11:35 阅读:1.75万

抑郁症在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是遗传,第二是神经生化比如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或者有些方面的异常导致;第三神经内分泌;第四神经影像学;第五是神经电生理;第六是心理社会因素如亲人的去世或者分离,或者甚至是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离开了他原来熟悉的环境,这些都可能成为心理应激事件,然后也就因此引起了抑郁的这样一个状态。

抑郁症前期的症状

抑郁症在发病的初期,常常会出现身体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抑郁的心境和对日常生活兴趣的丧失,大部分会出现睡眠障碍。举措建议抑郁症在初期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避免病症发展下去,治疗方面多以心理治疗和自我调理上进行。注意事项抑郁症的在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并且要多外出交际,这样都可以让的自信心重新树立,并且要多阅读书籍,提高自身的一些智慧。

抑郁症检查什么项目

抑郁症做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排除可以引起抑郁情绪的躯体疾病,要做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除外贫血、炎症)、生化全项(除外肝衰竭、肾衰竭、心衰竭等)、甲状腺功能(除外甲亢、甲减)、生殖激素六项(除外激素水平下降)、脑电图(除外癫痫发作等)、颅脑CT(除外脑肿瘤、脑萎缩、脑外伤等)、心电图(除外心肌缺血、心梗等)等。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个体化的问题,做一些相应的检查,这个因人而异。积极预防复发,抑郁症复发率很高,即使规范治疗,仍有一半会在5年内复发。所以要尽量放松心情、减少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和生气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活到寿命极限的10个方法
最近的一些详尽的关于长寿方面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帮你把死神远远地拒之门外。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你奢望长生不死,但我们起码可以让你活得更科学,也更健康,也就是说...

湖南省肿瘤医院 胡小翠

1.37万次阅读 2018-06-25

装笑也能治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规律:装着有某种心情,模仿着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心情。有些人通常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避不见人,直到这...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28万次阅读 2018-06-22

“虎妈猫爸”的孩子容易抑郁
人们可能习惯性地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59万次阅读 2018-06-01

揭密抑郁症
凌晨三点,客厅里传来的奇怪声音让你突然惊醒,你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是小偷、老鼠还是其它什么。与此同时你的心跳加速呼吸加深,肌肉开始不自主的收缩,让你觉得肢体...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84万次阅读 2018-06-11

很多病医生也治不了
很多病医生也治不了
关于药王孙思邈,有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坐虎针龙的故事。传说孙思邈医术太神了,连老虎和龙得了病也要找他...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秀云

1.98万次阅读 2018-07-25

抑郁并非情绪的“感冒”
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网友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而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情绪状态都很好、很稳定,网友的回答显然有一定的夸大。当然,难免也会有人遇到各种各样的烦...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赵玉林

1.11万次阅读 2018-06-06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44万次阅读 2018-06-11

多吃蔬菜可以预防抑郁症
由于竞争压力的加剧,抑郁症逐渐成为人类的第三大疾病。如何预防抑郁症成了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抗抑郁好办法就是大量摄入蔬菜!英国约克大学和赫尔...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01万次阅读 2018-06-20

抑郁症怎么治疗
抑郁症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有抑郁症的人要注意积极的治疗,可以通过练太极,保持良好的心态,穿颜色鲜亮的衣服改变自己,享受音乐,多参加集体活动,适...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梁红

1.76万次阅读 2018-12-11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马保海

1.62万次阅读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