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发布时间: 2016-05-20 09:40:2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它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临床上常无法找到可解释症状的病理解剖学或生物化学异常,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或复发性的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因发生的主要部位和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涉及的部位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和(或)大肠、肛门等。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80%,这些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且在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但并无器质性原因可查(包括内镜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罗马Ⅲ标准)①有以下1项或多项症状: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②无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分为亚型1: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亚型2:上腹痛综合征(EPS)。其在临床上常有重叠,有时难以区分。诊断前症状出现≥6个月,且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感染、精神心理因素、遗传易感性和某些胃肠激素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一般治疗①对患者进行教育,减少患者对疾病的焦虑,帮助患者认识、理解病情;②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避免与其消化不良症状相关的促发因素,如烟酒、咖啡、巧克力及油腻食物,避免辛辣和酸性食物,减轻体重;③慎用或避免使用可诱发或加重消化不良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④伴有明显情绪因素或心理障碍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或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宜短程或定期治疗,症状控制后可短期维持,再逐渐减量、停药,若症状复发再给予药物治疗。其中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消化药物、助动力、消胀药等药物,其中还包括抗焦虑

(1)抑制胃酸分泌药:包括H2受体阻滞药,此类药物结合胃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组胺刺激细胞的铋酸作用,减少胃酸的分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其特异阻断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终环节,抑制H十——K十——ATP酶的活性。此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及兰索拉唑,该药为首选。

(2)抗胃酸药:其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减弱胃液消化作用的药物,包括铝碳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等。

(3)促消化药:该药帮助消化作用,多包含消化液中成分或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药物。包括复方消化酶、健胃消食口服液、胃蛋白酶等。

(4)助动力药: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胃肠逆蠕动、恢复正常蠕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以阻断多巴胺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药物代表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啉),还有5-HT4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兴奋肠肌间神经丝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5-HT4受体,促进释放乙酰胆碱和增强胆碱能的作用,加强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和收缩,药物代表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5)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可考虑进行根除细菌治疗。目前治法是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常见的三联疗法是一种质子泵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加两种抗生素,最常见的为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的,可以用甲硝唑加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就是在前三种的基础上加铋剂如丽珠得乐、果胶铋等药物。

(6)消胀药是指能消除胃肠道中的气体,使腹胀得以缓解的药物,又称消泡剂。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二甲硅油散;

(7)益生菌:其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药物,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其中包括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8)抗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明显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者可试用抗抑郁药,消除病理情绪低落、提高情绪,但起效较慢,临床上可选择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对症治疗并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在饮食方面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消化不良是影响小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又以1岁以内的小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为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 [查看更多]
消化不良患者一般都会比较关心消化不良治疗费用的问题,治疗消化不良不能仅仅看其治疗费用,最重要的还是治疗效果,另外消化不良治疗费用也是受很多因... [查看更多]
消化不良是小儿的常见并多发病,要想早点儿让孩子摆脱疾病的困扰,就应该对症治疗。如果治疗不对症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加重病情。那么...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饮食注意什么

    建议患者不要喝牛奶,因为慢性胃炎是主要是身体里胃酸过多而导致的,而牛奶是不易消化,会让胃部产生更多的酸,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胃病患者是不能喝牛奶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

  • 身体消瘦的原因是因为消化不良吗

    患者出现身体消瘦的症状和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消化不良的情况下,肠胃对于营养的吸收会不全面,从而导致出现消瘦等症状。这个时候患者需要及时调理肠胃,可以选择摄入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在消化不良的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除了消化不良之外,甲亢或者是肿瘤等疾病,也会导致身体消瘦的症状出现。所以患者在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之后,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具体的病因。

  • 老是消化不良什么原因

    因为消化道局部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后,不仅会严重影响消化系统组织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会引起菌群持续失衡的现象,从而导致此类病症患者频发消化不良的症状。内源性原因主要考虑是由于消化系统性疾病所造成,常见病症类型有浅表性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等。具体病因,需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详细检查后,才能确诊治疗。

  • 什么原因导致消化不良

    另一方面与胃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比如肠道菌群失调,胃肠蠕动差等很容易诱发引起胃肠道疾病,比如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合并有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需要通过检查胃镜及肠镜明确是否有胃肠的器质性病变,比如息肉或者肿瘤。引起消化不良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不规律的饮食以及排便习惯导致,比如经常暴饮暴食,吃油腻生冷食物,或者不吃早餐,过度饥饿等。

  • 早产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在临床当中,新生儿消化不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新生儿完全以乳类为食,包括母乳和配方奶,发生消化不良时,首先要观察喂养方式是否有问题,过多喂养会引起消化不良,应及时减少奶量;建议在生活中,家长要做好宝宝腹部的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其次要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引起消化不良的其他病理因素,比如感染,如果有疾病因素,应及时治疗。

  • 婴儿消化不良的土方法有哪些呢?

    孩子吃东西之后就容易消化不良,考量应当还是与脾胃虚弱有密切的关系,建议,可以给孩子做几下小儿针灸推拿的方法实施治疗效果是不错的,需要有长时间的忍耐,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继的不转好,也可以服食健脾胃的药物对症救治,尽快稳定孩子的症状。特别声明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要营养均衡,膳食搭配,慢慢的调理。

  • 新生儿消化不良该怎么调理

    对于新生儿消化不良的调理,可以适当的选择益生菌配合健脾和胃的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妈咪爱、婴儿健脾散等药物。新生儿消化不良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宝宝还很小,胃肠道的消化能力还比较弱,胃弯没有形成,肠道内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消化系统功能的逐渐完善,消化不良的情况会慢慢好转。平时要注意保暖,每次给宝宝喂养时要少喂一些,多喂几次,尤其是母乳喂养期间,妈妈避免吃一些刺激性较大,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 小孩拉稀是消化不良吗

    孩子大便稀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吃进胃肠道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而排泄出来,消化不良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腹部着凉、吃生冷食物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症状、大便稀酸臭味重。再就是孩子吃得太饱,超出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症状。胃肠道炎症时也可以引起大便稀,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病,大便稀表现为蛋花样,或稀水样大便。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大便呈白色或红色、黏液脓血便,必要时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大便。

  • 大人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对于有腹泻的患者,多半由于饮食不洁净导致,建议患者不可吃生冷的食物,其实可以口服益生菌调理胃肠菌群,配合蒙脱石散止泻,如果腹泻时间较长者,建议完善大便常规,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或是否出现了电解质紊乱。

  • 小儿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怎么处理

    孩子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营养,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粮食是最基础,而肉、鱼、奶、蛋、蔬菜、水果等等也是身体所必需的。父母需要合理搭配给孩子的食物,做到多样化,避免食物过于单调。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