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应用的常见误区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关于二甲双胍,有很多常见的观点或有错误,
手机查看

2018-06-26 09:58 阅读:1.89万

关于二甲双胍,有很多常见的观点或有错误,以下分别予以澄清和说明。

1.「只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才适合二甲双胍」

错误。国内外各大主要指南均建议:二甲双胍适用范围广阔,无论患者超重与否。

2.「二甲双胍还能减肥」

部分正确。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确表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它并不是减肥药,对于单纯肥胖者,没有确切的减重作用。

3.「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正确。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有研究证实,通过二甲双胍干预治疗,10 年内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了18%,但另一个生活方式干预组下降了34%,如果二者结合起来会怎么样?

4.「二甲双胍只适用于2 型糖尿病」

部分正确。对于 部分1 型糖尿病,联用二甲双胍后能够降低10% 的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了使用胰岛素所带来的体重过度增加及血糖波动

5.「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糖异生」

正确。当然,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远不止这个。其实说白了,医生并不完全清楚二甲双胍确切的作用机理。2014 年5 月的《Nature》杂志刚刚发表了一篇探讨其机制的文章,找到了肝脏线粒体磷酸甘油脱氢酶这个抑制作用靶点。还有太多的空白,等待大家去探索。

6.「二甲双胍常引起胃肠道反应」

正确。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绝大多数发生于用药的前10 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会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这是减少治疗初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7.「二甲双胍存在肝毒性」

错误。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竞争肝脏P450 酶,不存在肝毒性。只是由于目前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资料较少,一般建议血清转氨酶超过3 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转氨酶轻度偏高患者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再次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担心肝脏本身的疾病影响正常乳酸清除能力,而不是因为二甲双胍有什么「肝毒性」。

8.「二甲双胍存在肾毒性」

错误。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排泄,清除率是肌酐的3.5 倍,本身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临床上,有些医生一见到「蛋白尿」就停用二甲双胍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建议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调整剂量:eGFR ≥60 时无需减量、45-60 之间需减量、小于45 时需停用。

9.「二甲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部分正确。虽然二甲双胍的大哥苯乙双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退市的,但「一人有罪、满门抄斩」的野蛮时代早已过去。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性酸中毒有关。只有在肾功能受损(eGFR < 45)和低氧血症的患者中,由于这两种疾病容易发生乳酸的蓄积,此时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

10.「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B12 的吸收」

正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 水平的下降,建议对于这部分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11.「二甲双胍要按量服用」

正确。目前大部分患者的二甲双胍服用剂量是偏低的。一般而言,最小推荐剂量是500 mg / 日、最大推荐剂量2550 mg / 日、最佳有效剂量2000 mg / 日。剂量调整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

12.「儿童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

正确。目前不推荐二甲双胍用于 18 岁以下青少年,为什么?没用过,不知道;没有循证医学证据。

13.「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

错误。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然是一线首选用药,没有具体年龄限制,它较少的低血糖风险对老年人有独特的益处。但对于80 岁以上高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

14.「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

正确。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用药分级中为B 类药物,没有增加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在控制孕妇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优势。在GDM 前期也可以通过二甲双胍来预防糖尿病。虽然这些观点早已是全球共识,但中国药监部门至今尚未批准将二甲双胍应用于妊娠期妇女。

15.「除了控制血糖,二甲双胍还有许多其它作用」

正确。二甲双胍已被证实的、确切的额外益处包括: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脂、改善脂肪肝(非酒精性)、肿瘤抑制作用、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等。再次强调:没有减肥作用。

16.「二甲双胍是最好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错误。虽然用满篇文章把二甲双胍夸到了天上,但关键时刻还是要保持清醒。对于任何疾病,我们既要遵循指南,更要符合个性化原则。而对于个体患者,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药,只有更适合自己的药。在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下,使用其它任何药物也都是正确、合理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药物也有自己的“克星”
药物能够治疗孩子的疾病,可是如果家长们不会合理保存,药物就会遇见自己的“克星”,不但治不了病人的病,还可能变质,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一些药物的特...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赵月霞

1.99万次阅读 2018-05-22

甘露醇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范存刚

1.7万次阅读 2018-06-21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甘露醇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胶体通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范存刚

1.57万次阅读 2018-06-21

服药,该加量时就加量
为了使药物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通常第一次给予常用量的加倍量,然后再按半衰期间隔给药,采用维持量以维持血药浓度。如果首剂不加倍,则不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会给病菌...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5万次阅读 2018-06-22

哪些时候容易吃错药
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大约有9.8万人因用药错误而死亡,这甚至超过了每年交通事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在澳大利亚,用药错误大约导致3%的患者入院。而在这些用药错误中,...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85万次阅读 2018-06-13

儿童用药,不能只是“减半”
目前对儿童感冒的用药往往是不合理的,要么是治疗过度。往往抗菌、抗病毒的、缓解症状的药全用上。这也是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要么是擅自用药,有些人想当然把儿童...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 张秀春

1.7万次阅读 2018-06-22

哪些药不宜开水服
您知道吗?有些清热药性味苦寒,若用水来服用,很可能伤害脾胃;有些滋补类的药适合用淡盐水来服;还有些药物服用后不宜立即喝水。清热药宜用米汤服,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周曾

1.73万次阅读 2018-06-13

药物过敏的症状是什么
当出现药物过敏的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因为有的朋友会在服用药物以后出现红疹、皮疹的情况,并且会感觉到痒。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另外有的严重的...

镇江市中医院 许光仓

1.17万次阅读 2019-04-02

服药一定要有度
服药一定要有度
在疾病面前,有两种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是讳疾忌医,就是不愿意跟别人提自己的病情,不愿意承认自...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秀云

1.63万次阅读 2018-07-25

中药乱用之心痛
中药乱用就如糖里边加盐一样,甜不甜咸不咸的,真不知道啥滋味。临床上看到有很多病人都在瞎吃药?细细分析中药乱用,心痛之中也是很无语。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房栋

1.86万次阅读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