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18-02-09 14:28:3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的方法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对下肢静脉血栓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其实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难见到,很多患者甚至年纪轻轻就受到了这种疾病的危害,并且下肢静脉血栓还非常的容易复发,那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的方法是什么呢?

预防方法:

1、适当的体位

经常采取直立体位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措施。对于可以自主坐和站的患者,要鼓励患者每天有多次采取坐和站立的体位。如果患者因为病情的因素不能独立坐和站,例如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以采取摇高床头,靠坐在床上的方式。即使是脊柱骨折的患者,摇高床头和靠坐的方式,不会引起骨折移位。况且大部分脊柱不稳的患者,都已经接受了内固定手术,采取靠坐的姿势不会引起脊柱骨折的不稳定,相反由于局部承受重力,而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对于心肺疾病的患者,采取坐位不仅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也有利于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功能。因为直立姿式可以减少静脉回流,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责,而心脏后负荷不增加,反而有可能降低。直立姿式有利于横膈的下移、降低吸气阻力、维持合理的通气/灌流比例、有助于咳嗽动作等。心衰患者和慢支肺气肿患者都自发地采取坐位或者靠坐位的姿势,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坐位是这类患者合理的功能代偿措施。

2、适当饮水和补充液体

由于患者的血容量降低,给与患者足够的水分摄入是必要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在补充体液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尿量,而且要考虑非显性水分丢失,其原因是呼气的水汽排出和皮肤出汗。非显性水分丢失大约800ml/天。在剧烈运动、炎热和出汗的情况下,水分丢失更加严重。

3、适当肢体活动

适当肢体活动可以通过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在患者损伤部位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非损伤部位进行活动。例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可以做下肢和上肢活动;下肢瘫痪的患者可以鼓励进行上肢活动;股骨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即使在骨折部位,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即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关节活动的运动,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心肺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肢体活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一般来说,轻微的不对抗阻力的肢体活动的体力负荷极小,很少会诱发心血管和呼吸问题。必要时在运动或者活动时可以分别采用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在无法主动活动的情况下,轻柔的被动运动也有价值。

4、早期下地活动

早期进入步行状态,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经验表明,已经恢复步行的患者深静脉血栓极少发生。

5、注意观察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表现

注意观察DVT形成的早期表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阻止病变的进展。观察要点包括:肢体的皮肤温度、色泽、弹性;肢体的围度和压痛;患者的感觉异常。深静脉血栓早期的肿胀往往表现为弥散性肢体肿胀,张力较高,皮肤温度可增高,有压痛,肿胀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步发展。到后期则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如果有肢体明显局部肿胀,而远端肢体不肿胀,最常见的可能性是异位骨化,而不是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的预防需要我们做好以上5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注意肢体的功能,需要经常的活动肢体,一方面是做好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促进身体恢复的一个治疗措施。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费用多少钱呢?下肢静脉血栓这种疾病因为治疗的周期比较长,所以治疗的费用也是患者们所担心的,毕竟治疗时间越长产生的治疗费用就会...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下肢静脉血栓怎么消除

    慢性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上往往采用的是抗凝治疗,住院期间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是急性期,可以先放置滤器,之后再进行介入下吸栓,或者是置管溶栓的方法,安放滤器的目的是防止术中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以往也可以采用开刀进行深静脉血栓取出术,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血栓极易复发。双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很少见到,多是单侧肢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患者存在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定要明确是否存在肿瘤因素以及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同时要进行下腔静脉造影或者下腔静脉及髂静脉CTA的检查,明确下腔静脉和髂静脉是否存在着狭窄、血栓以及鼻塞等。

  • 感觉手使不上劲有点麻木是不是脑血栓

    感觉手没劲,麻木,并且有高血压病史,这个不能够剔除脑血栓的问题的。当然不一定就是脑血栓,颈椎压迫神经也可以再次出现您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可以做个头颅ct等相关检查。如果是脑血栓及时救治下来效果还是很理想的。平时得需要有留意歇息,始终保持情绪稳定。特别声明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 感染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吗

    感染有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除此之外创伤、静脉曲张、药物因素、身体过度的肥胖、长期吸烟等,都有可能会引起患有血栓性静脉炎。患病后治愈的过程比较困难,建议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抗炎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搭配热敷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患病期间要注意个人患处皮肤的卫生,避免用指甲过度的抓挠,防止皮损,导致感染。

  • 感觉手脚无力是脑血栓吗

    感觉手脚无力考虑有脑血栓可能的。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仔细询问病史,最好及时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做颅脑CT或者核磁共振及检查一下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如有高血压病或者脑梗塞、帕金森综合征等,要按时规律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银杏叶胶囊等。给患者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按时规律睡眠,不熬夜,低盐、低脂饮食,平衡心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 血栓引起的腿疼的症状

    慢性动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会引起肢体慢性缺血改变,表现为患肢乏力、苍白、怕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足部静息痛和足部坏死。静脉血栓主要发生于下肢深静脉内,急性期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行走和站立时症状迅速加重,治疗慢性期会有活动后肢体浮肿。

  • 感觉全身无力发软会不会是脑血栓

    感觉全身无力发软不能排除是脑血栓做导致,当脑血栓发病的时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全身无力,偏侧肢体发软的症状。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言语笨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肢体功能障碍等。可通过头部CT或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首先是呼吸道感染性的疾病,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高热、寒战、全身无力、发软的症状。可通过血常规、胸片或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其次还需要排除脊髓病变等。

  • 意识模糊是脑血栓患者的前兆表现吗

    意识模糊不一定是脑血栓患者的前兆表现。意识模糊是不同病因导致的大脑高级皮层功能障碍后的共同表现,可能是脑血栓,也可以是脑出血,还可能是中毒、感染或肺性脑病、肝性脑病等。脑血栓患者在发病之前可能会不断的打哈欠,很多人都会把这个症状所忽视了,这是人体脑部有缺血的现象,很多人会经常性的感觉到累,特别想睡觉,在发病前的10天左右会不断的打哈欠,容易感觉疲倦。如果出现了意识模糊,即使不是发生了急性的脑血栓,也预示着身体发生了某方面的严重疾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救治。

  • 感冒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吗

    感冒一般不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病因是局部创伤、肥胖、抽烟等,这些因素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和血管壁损伤,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应使用抗凝药物以及抗炎药物治疗,还要进行物理治疗,已经在局部形成硬的结节要采取手术。治疗期间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但避免过度劳累,还要去除诱发病因防止加重静脉炎症状。

  • 意识模糊需要警惕脑血栓吗

    意识模糊有可能是脑梗塞引起,一般见于大面积脑梗塞、脑干梗塞的患者,小面积脑梗塞的患者不会出现,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包括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脑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病史,长期抽烟饮酒,体型肥胖,不运动也容易发病。其它原因也可以出现意识模糊,比如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血压过高而引起脑细胞水肿导致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重症脑炎、严重颅脑外伤等。

  • 意识模糊是脑血栓的特征吗

    意识模糊不是脑血栓的特征,而是脑血栓的一种表现,一般见于大面积脑血栓的患者,是一种意识障碍。患者可以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嗜睡,但是可以被唤醒,醒后可以与人正常的交流和回答问题。如果停止刺激后,患者可以再次入睡。可以应用一些醒脑的药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常用的有醒脑静、复方麝香和清开灵注射液,也可以口服安宫牛黄丸。患者多数可能会有高颅压,可以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降颅压治疗。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