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7-10-24 15:58:5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房颤的原因有哪些?房颤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率失常性心脏病,由于其出现频率比较高且致命率低,所以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但房颤除了心脏症状外,还具有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房颤的老年人较多,诱发房颤的原因很多,小编为您介绍十种常见原因。

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岁,以女性居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67年Lown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房颤的发生是非常常见的,房颤的危害程度实际上很高,但它也容易被患者所忽视。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房颤的治疗费用是多少?房颤很多人都不当回事的一种疾病,但是不少的人都会因为房颤导致了其他的疾病发生,所以在出现房颤的情况下要及时的检查治疗才... [查看更多]
房颤虽然是心律失常中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栓塞等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即使长期服用抗心律失... [查看更多]
房颤如何快速治疗呢?房产是一种有关于心脏的疾病,严重的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那么,房颤如何才能快速的治疗呢?下面就让我... [查看更多]
在临床上,房颤是一种心内科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在心内科的疾病中很普遍,很多疾病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症状类似的疾病在诊断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诊...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心房颤动比较常见于什么

    对于心房颤动常见于的问题。您一定要看重您提及心房颤动常见于为您解惑如下房颤随年龄减小而不断增多好些病人也搞不清楚原因对于房颤本身也不要惊慌失措它不患有致命性心率失常有些人已经开始是阵发性逐渐变作持继永久性注意排除甲亢等原因引来的可能性。建议患者生活中多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注意休息!

  • 心脏房颤装起搏器有用吗

    心脏有房颤,装起搏器是没有用的,起搏器不能够治疗房颤,起搏器的目的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果房颤的患者同时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就可以装起搏器治疗,治疗房颤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是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复发率。

  • 急性房颤发作时如何处理

    急性房颤的发作需要尽快到医院,通过在医生的帮助下把它转为正常的心律,当然房颤尽可能不要超过48个小时,因为超过48个小时进行的一些转复的治疗,让他恢复窦性治疗,就会存在一些风险,比如血栓的脱落等,在48小时之内,要使用一些复律的药物,将房颤的心律纠正为正常的心律。使用的一些药物,常规会使用胺碘酮这样的药物,将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化为窦性心律。如果房颤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比如患者出现血压的降低、心绞痛的发作等这样症状的时候,要紧急实行电复律,将通过这种电击的方式将患者房颤的心律纠正为正常的心律。

  • 影响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导管消融的效果的因素:1、跟它的病程长短和发作的临床类型有关系;2、跟心脏的大小有关系,如果左心房比较大不仅做的时间比较长,并且相对复发率高;3、跟心房的电活动有关,如果找不到活动波,那消融效果会非常差;4、与围手术期的管理有关。

  • 心房颤动会引起脑梗死吗

    心房颤动是会引起脑梗死的,而且脑梗死是心房颤动患者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房颤疾病本身并不存在一定的生命危险。房颤最严重的就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因为发生房颤的患者血液会在心房内形成涡流状态,心房内形成血栓。而一旦栓子脱落,会随着血流堵塞到相应的器官,就发生了相应器官的栓塞性改变。而最常见的就是发生脑栓塞而且发生脑栓塞的面积相对都比较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非常高。所以有心房颤动的患者需要依据血栓风险评分来长期应用抗凝治疗,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心房内的血栓斑块和预防血栓斑块的形成。

  • 异位心律心房颤动危不危险

    异位节律房颤非常危险,平时不做剧烈运动,必须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结合,避免对身体负荷的过度疲劳,平时饮食应清淡,少吃生冷辛辣等辛辣食物,可适合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密切关注疾病状况,无论它是否有所改善或其他症状。一旦您感到不适,建议立即去医院检查和诊断。根据病因,对症下药,避免延误病情。建议尽量少熬夜或不熬夜,以确保充足的睡眠,形成良好的生活和休息规则,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保持乐观的态度,并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心脏房颤需要手术吗?

    对于心脏房颤,如果严重时需要有做手术,最常见的为风湿性心脏病,引来了心脏房颤,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会再次出现心慌,胸闷,呼吸不畅,如果是有风湿性心脏病,需要有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救治的,对心脏房颤需要有使用抗凝药物救治,防止对身体构成严重的伤害。

  • 心房颤动的术后风险大吗

    心房颤动的手术治疗有介入治疗,也有外科手术。目前情况下,首选的方法就是介入治疗,也就是射频消融的方法来治疗房颤。这种介入治疗,术后的风险还是非常小的。这种微创的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观察3到5天没有问题,患者就可以出院。只要心房颤动的患者,手术以前心脏功能是正常的,术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般的活动都不受限制。所以选择这种射频消融的方法,来治疗房颤安全性还是非常高的。这种治疗风险不大,所以不需要担心。

  • 心脏房颤消融手术费用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将电极导管经过静脉或者是动脉血管输入到心脏特定部位,然后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以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手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对机体构成危害。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法心动过速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器,射频消融仪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它的主要费用,根据心率失常的种类不同而产生差别,具体情况比如如下:第一种如果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早特发性室速,其操作费用大约在两万元左右。第二种就是房颤射频消融术,费用大概是六万元左右。第三种,在二维情况的射频消融术费用比较低,三维电解剖标测下的射频消融术费用相对较高。

  • 为什么房颤容易引起血栓

    心房颤动容易引起血栓形成,主要和以下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第一,房室不同步,当心房颤动现象发生的时候,由于心房和心室的收缩舒张是处于完全不同步的状态。这种情况,容易引起心房血液潴留。导致血小板以及纤维素聚集,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血栓形成。第二,左心耳本身的结构问题,心房颤动的血栓绝大部分在左心耳部位,这是和左心耳富含梳状肌,并且左心耳往往呈漏斗型改变有关系。这种情况,容易引起血液在左心耳淤积形成血栓。心房颤动的患者需要结合卒中风险评分,评估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并发症。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